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
触摸屏互感器测试仪使用方式一.主要测试功能:(见表1)
CT(保护类、计量类) | PT |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 自动给出5%和10%的误差曲线 | • 变比测量 |
• 变比测量(电压法电流法兼容) | • 极性判断 |
• 比差测量 | • 比差测量 |
• 相位(角差)测量 | • 相位(角差)测量 |
• 极性判断 | • 交流耐压测试 |
• 一次通流测试 | • 二次负荷测试 |
• 交流耐压测试 | • 二次绕组测试 |
• 二次负荷测试 | • 铁心退磁 |
•二次绕组测试 |
|
• 铁心退磁 |
|
表1
触摸屏互感器测试仪使用方式二 主要技术参数: (见表2)
表2
触摸屏互感器测试仪使用方式三. 产品硬件结构
3.1.面板结构: (图1)
3.2.面板注释:
1 —— 设备接地端子
2 ——U盘转存口
3 ——打印机
4 ——液晶显示器
5 ——过流保护(功率)开关
6 ——主机电源开关
7 ——P1、P2:CT变比/极性试验时,大电流输出端口
8 ——S1、S2:CT变比/极性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9 ——K1、K2:CT/PT励磁(伏安)特性试验时,电压输出端口,电压法CT变比/极性试验时,二次接入端
10 ——A、X :PT变比/极性时,一次侧接入端口
11 ——a、x :PT变比/极性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12 ——L1、L2:电压法CT变比/极性试验时,一次接入端
13 ——D1、D2 :二次直阻测试
14 ——主机电源插座
触摸屏互感器测试仪使用方式四.操作方式及主界面介绍
4.1、主菜单 (见图2)
开机之后默认进入CT测试,C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角差比差”、“交流耐压”、“一次通流” 、“数据查询”、“系统设置” 、“PT”10种选项。
P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角差比差”、“交流耐压”、“数据查询” 、“CT”8种选项。
触摸屏互感器测试仪使用方式五.CT测试
5.1、CT励磁(伏安)特性测试
在CT主界面中,点击“伏安特性” 选项后,即进入测试界面如图4。
(1)、参数设置:
励磁电流:设置范围(0—20A)为仪器输出的设置电流,如果实验中电流达到设定值,将会自动停止升流,以免损坏设备。通常电流设置值大于等于1A,就可以测试到拐点值。
励磁电压:设置范围(0—2500V)为仪器输出的设置电压,通常电压设置值稍大于拐点电压,这样可以使曲线显示的比例更加协调,电压设置过高,曲线贴近Y轴,电压设置过低,曲线贴近X轴。如果实验中电压达到设定值,将会自动停止升压,以免损坏设备。
(2)、试验:
接线图见界面,测试仪的K1、K2为电压输出端,试验时将K1、K2分别接互感器的S1、S2(互感器的所有端子的连线都应断开)。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功率开关,选择“开始”选项,即开始测试。
试验时,上方白色状态栏会有提示“正在测试”,测试仪开始自动升压、升流,当测试仪检测完毕后,试验结束并描绘出伏安特性曲线图。
注意:图4中“校准”功能:主要用于查看设备输出电压电流值,不用于互感器功能测试,详情见附录一。
2)、伏安特性(励磁)测试结果操作说明
试验结束后,显示出伏安特性测试曲线及数据(见图5)。该界面上各操作功能如下:
打 印:点击“打印”后,先后打印伏安特性(励磁)曲线、数据,方便用户做报告用。同时减少更换打印纸的频率,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励磁数据:点击“上页” 、“下页”即可实现数据的上下翻。
保 存:点击“保存”选项,按下即可将当前所测数据保存,保存成功后,状态栏显示“保存完毕”。并且可在数据查询菜单中进行查看。
误差曲线:点击“误差曲线”选定后,屏上将显示伏安特性试验的误差曲线的设置,设定参数后,选择5%或10%误差曲线即计算出的误差曲线。
自定义打印:程序会按照表格中的10个电流值进行打印。
以下四项为误差曲线计算时的设置项:
额定负荷 :CT二次侧额定负荷。
额定二次 :CT的二次侧额定电流
ALF :准确限值系数,如:被测CT铭牌为“5P10”,“10”即为限制系数。
5% :自动计算出5%误差曲线数据并显示误差曲线。
10% :自动计算出10%误差曲线数据并显示误差曲线。
5.2、CT变比极性试验
进入CT变比极性菜单后首先选择测试方式,对于套管CT,或者一次阻抗过大无法升电流来测量变比时,或接线位置过高不便携带沉重的电流线连接时,请选择电压法。
1:电流法变比极性测试。
1)参数设置:
进入测试界面见图6。
一次侧测试电流: 0 ~600A,测试仪P1、P2端子输出的大电流;
二次侧额定电流: 1A或5A。
2)试验:
CT一次侧接P1、P2,CT二次侧接S1、S2,不检测的二次绕组要短接,设置二次侧额定电流及编号后,合上功率开关,选择“开始”选项,试验即开始。
上方白色状态栏会有提示“正在测试”,直至试验完毕退出自动测试界面,或按下”停止”人为中止试验,装置测试完毕后会自动停止试验,试验完成后,即显示变比极性测试结果。可以选择 “保存” 、“打印”及“返回”选项进行下一步操作。
仪器本身的同色端子为同相端,即P1接CT的P1,S1接CT的S1时,极性的测试结果为减极性。
2:电压法变比极性测试。
1)参数设置:
在CT主界面中,选择“变比极性”后,进入测试界面见图7,设置二次侧额定电流: 1A或5A。
2)试验:
CT一次侧接L1、L2,CT二次侧接K1、K2,不检测的二次绕组不用短接,设置二次侧额定电流及编号后,合上功率开关,选择“开始”选项,试验即开始。
误差曲线说明
根据互感器二次侧的励磁电流和电压计算出的电流倍数(M)与允许二次负荷(ZII)之间的5%、10%误差曲线的数据中也可判断互感器保护绕组是否合格:
1)在接近理论电流倍数下所测量的实际负荷大于互感器铭牌上理论负荷值,说明该互感器合格如图26数据说明;
2)在接近理论负荷下所测量的实际电流倍数大于互感器铭牌上的理论电流倍数,也说明该互感器合格如图26数据说明;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应满足5%误差曲线的要求,只要电流互感器二次实际负荷小于5%误差曲线允许的负荷,在额定电流倍数下,合格的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误差即在5%以内。二次负荷越大,电流互感器铁心就越容易饱和,所允许的电流倍数就越小。因此,5%误差曲线即n/ZL曲线为图9所示曲线。在图26中例所示(所测保护用CT为5P10 20VA):其中5为准确级(误差极限为5%),P为互感器形式(保护级),10为准确限值系数(10倍的额定电流),20VA表示额定二次负荷(容量)。电流倍数为10.27倍(接近10倍)时,所允许的二次负荷为27.19Ω,大于该CT的额定负荷20VA(20VA/1=20Ω),通过该数据可判断该互感器合格。另外,在二次负荷为19.58Ω(接近20Ω) 所允许的二次负荷为27.19Ω,大于该CT的额定负荷20VA(20VA/1=20Ω),通过该数据可判断该互感器合格。另外,在二次负荷为19.58Ω(接近20Ω)时,所允许的电流倍数为12.85倍,大于该CT的额定电流倍数(10倍),通过该数据也可判断该互感器合格。其实,只要找出这两个关键点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判断所测互感器是否合格。
如果10%误差不符合要求一般的做法有:
增大二次电缆界面积(减少二次阻抗)
串接同型同变比电流互感器(减少互感器励磁电流)
改用伏安特性较高的绕组(励磁阻抗增大)
提高电流互感器变比(增大励磁阻抗)
误差曲线计算公式:
M =(I*P)/N ZII =(U-(I*Z2))/(K*I)
I 电流 U 电压
N=1 (1A额定电流) I 电流
N=5 (5A额定电流) Z2 CT二次侧阻抗
P=20 (5%误差曲线 ) K=19(5%误差曲线.1A 5A额定电流)
P=10 (10%误差曲线 ) K=9 (10%误差曲线.1A 5A额定电流)
疫情发生后,吉林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防控”责任,认真抓好保防控、保民生、保安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总的看,我们已基本稳住了形势,掌握了工作主动权。这凝结着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工作者、一线防疫人员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吉林省经济已经企稳回升的步伐和势头受到突如其来疫情的影响,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尽快把损失降到、把进度赶回来。分区分级防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是要放松疫情防控,相反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这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责任担当、能力本领、工作作风的一场大考。
必须增强底线思维。这个底线是防控疫情的底线,不能功亏一篑;也是全年目标任务的底线,决心不可动摇。必须坚定必胜信心,知难不畏、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做到疫情传播和疫情影响同阻断、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夺取疫情防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双胜利。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急时刻显本色。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扛起责任,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冲锋在前、经受考验。这样的关键时刻,如果冲不上去、不敢担当、没有作为,就是政治上的不合格。
这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我们只能胜利、不能失败,没有任何退路。要擦亮共产党员的先锋底色,谁是党员谁先上,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现在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不少难题要破解。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把工作一项一项抓上去。
要把稳增长放到突出位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突出抓好企业复工复产、春季农业生产和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疫情防控不容半点闪失,脱贫攻坚也不容半点闪失。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发起后总攻,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要多从群众角度想问题,既守牢疫情防控的防线,又尽可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要组织动员群众投身疫情防控,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这场特殊战斗看不到硝烟,但能非常清楚地看到每个党员干部的表现。我们要树立鲜明导向,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在这场政治大考、能力大考、作风大考中交上一份合格答卷。